□李紅軍
  7月7日,河北省張家口市首台被稱為“霧炮”的多功能抑塵車正式上崗。該多功能抑塵車攜帶可向空中發射水霧的噴灑系統,能夠將水霧噴灑100米遠、60米高,達到快速抑制灰塵的目的。(7月8日中國青年網)
  近年來,隨著霧霾天氣的頻頻出現,有些地方把治理霧霾當成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,使出渾身解數,千方百計“治霾”,各種各樣的“治霾神器”應運而生,顯示了可貴的民生情懷。應該說,這種做法的初衷和善意值得肯定,但是,地方的一番好意公眾何以不領情,甚至有人乾脆把“霧炮”形容為“治霾秀場”?
  首先,這種“治霾神器”造價肯定不低,讓這種價格不菲的家伙在城市裡晃來晃去,要消耗多少納稅人的錢財?有些地方基本的民生問題得不到解決,比如孩子的入托難問題、上學難問題,再比如城市的泄洪能力差問題,每每遇到暴雨,城市成了澤國。不是把有限的資金花在這些改善民生的項目上,而是用在治標不治本的改善空氣質量上,顯然難以贏得群眾的喝彩。
  霧霾的形成是有多重因素的,比如工廠三廢、長期的土地沙漠化、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等,如果在這些環節上得不到根本的治理,而是試圖通過“霧炮”來解決問題,只能是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”的一廂情願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“霧炮”上崗別成了“治霾秀場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xrvcstgesgq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