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同住一小區,相煎何太急。在廣州白雲同德圍的翠悅灣小區內,由於同一小區內有一片解困房,“富人區”物管及業主單方面修了一道鐵絲網圍牆,不讓“貧民區”業主共享小區公共配套。近期又有住戶集中投訴,而官方幾次出手均未果。(12月24日《南方都市報》)
  眾所周知,歷史上的德國在二戰後曾分裂為東德和西德,分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。這是蘇聯和美國各自主導的“華約”和“北約”兩大國際組織鬥爭妥協的結果。德國分裂後,在首都柏林修建了一座隔離牆,史稱“柏林牆”。柏林牆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鬥爭的結果,反對了雙方的敵對關係,但它終究阻隔不了德意志文化交流,阻隔不了德國人民的統一願望。後來在雙方的共同推動下,柏林牆被推倒,東西德結束分裂分治狀態,重新統一為一個國家。
  筆者認為,用德國“柏林牆”的歷史來觀照今天廣州白雲小區內的鐵網圍牆,很有意思,也很能說明問題。據報道,廣州白雲翠悅灣小區內,既有解困房(即所謂“窮人區”),也有普通商品房(即所謂“富人區”)。富人區業主不想讓窮人區業主共享共用公共配套,違法拉起了鐵網圍牆,將窮人區與富人區隔開,公共配套和消防通道被圈在富人區內。窮人區業主還反映,小區地上雖然隔離,但地下停車庫卻相連,富人區在“揩油”貧民區利益。窮人區業主經過多次投訴和反映後,街道辦曾組織各方召開了協調會,要求開發商及物管公司先行拆除鐵絲網。因執行中遇到富人區業主抵制而僵持至今,一直未能拆除。富人區違建鐵網圍牆,獨享公共配套和消防通道,顯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。但是,為什麼違建拆不了呢?
  筆者認為,小區內的違建鐵網圍牆強拆無果,非政府不能也,其實乃不為也。孟子曾就“不為”與“不能”的區別對梁惠王說:挾太山以超北海,說“我不能”,是真不能。為長者折枝,說“我不能”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拆除小區內的違建“柏林牆”,雖不能說如為老人折枝那般容易,卻也不比拆除德國“柏林牆”那麼難,二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。難道小區內的“窮人區”、“富人區”能夠堪比當年的東德、西德,比“柏林牆”還難拆嗎?既然小區內的鐵網圍牆被認定屬於違建,就沒有拆不了的,問題只在於想不想拆,願不願意拆,是真拆還是假拆。
  小區內的違建“柏林牆”拆不了,究其實,根本原因在於政府不重視,或者沒有真正重視,沒有採取行政強制措施。所謂協調,所謂強拆,只是例行公事地召開了個會,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。開會後,協議是否得到執行和落實,矛盾和問題有沒有解決,就無人過問,無人關心了。可見,小區“柏林牆”強拆未果,說到底還是政府沒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,沒有真正重視老百姓的利益訴求。非不能也,乃不為也。我們應該質疑的是政府的執行力,政府的不作為、消極作為。
  文/劉運喜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小區“柏林牆”拆無果乃不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xrvcstgesgq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